- DOI:10.16272/j.cnki.cn11-1392/j.2021.10.012
-
Research & Design of Ecological Public Toilet System for Minority Areas - A case study of Tibetan Public Toilet
郗小超a 夏南b*梁骥c刘新b
a北京邮电大学数媒学院;b清华大学美术学院;c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态设计研究所
*为本文通讯作者
摘要:公共厕所设计是融合了人的需求、社会趋势、制度与政策、地方性文化、地域环境以及技术成本的综合系统设计。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文化禁忌带来的新挑战,本文以西藏那曲地区一项公厕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详述了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并进一步探索了当地与如厕文化相关的传统、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个以使用者为中心,尊重当地文化需要和价值观,同时满足其长期运作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将讨论在西藏及类似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这种方案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障碍,反思在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中兼顾文化要素需要留意的方面,并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公共厕所系统设计原则。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公共厕所,系统设计,西藏地区
1. 背景介绍
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无论是城市、乡村、旅游景区还是校园,“厕所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百姓的“洁净/污秽”观念以及基于此观点产生的思考与行为。围绕厕所相关的一系列改革与行动已经成为中国生活革命的重要一环(周星 & 周超, 2018)。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对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的关注也同样表明厕所及其相关的公共卫生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
-
图1 厕所系统设计框架(刘新&夏南,2018)
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厕所作为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链条中的重要节点,涉及到物质能量循环、污染物处理与再利用以及社区营造,是一个集成了产品与服务的综合系统。要在低环境影响的前提下,既满足人们如厕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同时也需要获得持续的运营能力。从系统的层面来说,厕所设计不单单是建筑造型、景观规划、也不是局部的洁具产品设计或某一个技术的创新,而是融合了人的需求、社会趋势、制度与政策导向、地方性文化、地域环境以及技术成本的综合的系统设计(刘新 & 夏南, 2018)。少数民族地区的厕所设计更需要兼顾厕所作为公共设施的通用性与当地居民特有的行为需求、审美以及文化禁忌。面对日益复杂的系统和挑战,设计师如何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化的作用?并把对当地文化的理解与知识应用到厕所系统解决方案中来提升当地的可持续性?下面将通过笔者所在团队参与的一个位于西藏那曲地区某县城市民广场的厕所改造项目进行阐述。
-
通常来说,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多从环境、社会与经济的维度展开。伴随着近年来本地化、分布式等话题的兴起,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Nurse, 2006; Schultz et al., 2018)。图2展示了两种可持续发展框架,图2a揭示了可持续设计中环境、社会与经济三个维度的嵌套关系;图2b则是在框架a的基础之上将“自然为基,文化为本”作为可持续设计中的新策略来回应后全球化时代下的经济、社会与气候危机(粱町,曼齐尼, 2006; Leong, 2017; Latour, 2018)。考虑到项目位于西藏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方文化浓郁的地区,结合上述对可持续设计的新理解,设计团队在对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要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融入了对地方文化的关注、考察和理解。
a)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础维度(Giddings, Hopwood, & O'brien, 2002)
b) 纳入了文化维度的可持续框架(Benny & Manzini, 2006)
图2 两种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2.1 环境与现状研究
尽管公共厕所在核心功能及使用上是相似的,但是随着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也对厕所的功能设计和技术选用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自然环境方面来说,西藏那曲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寒且水资源脆弱地区,作为怒江、长江、拉萨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地,如果粪污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极易对周边及下游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高寒地区气压小、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等一系列严苛的环境限制导致了技术的选用范围非常有限。
-
图3:西藏那曲地区某县城地图及厕所现状 (图片来源: 笔者自绘)
在本案例中,该厕所位于当地的市民广场旁边,临近长途客运站,远离商业服务区,缺少配套的商业服务和常规维护。市民广场作为当地居民日常聚集、跳舞、节日庆祝等群体活动的主要区域,附近的国道不时还会有沿途的行人、游客经过,导致该厕所的日常使用量相当大。但由于常年缺少基础的维护和管理,该厕所的现状却十分令人堪忧。外部的门、窗已经几乎完全破损;洗手池、灯具也已无法正常使用;内部气味刺鼻;地面上遍布垃圾和污物令人几乎无处下脚。在设计团队调研期间,时常会遇到前来如厕的当地居民或沿途行人因为恶劣的环境不得不另寻其他的如厕地点。而对于当地的藏族居民来说,宽大的藏袍是影响如厕的主要障碍之一。特别是在冬天,蹲坑土厕污秽的地面导致藏袍极易沾染污物,狭小的隔间布局也导致人在身着宽大藏袍如厕时,没有足够的回转空间。不仅如此,每逢当地传统节日进行集会活动的时候,对身着节日服饰的藏民来说使用厕所更加困难,因此很多居民宁可选择露天解决也不愿意使用公共厕所。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通过实地的观察和访谈,研究团队认为西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居住的地区,其地方性的、民族性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如厕方式,因此为了设计出更符合当地居民需求和需要的厕所,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探索当地与如厕有关的文化作为设计的依据。
2.2 西藏的厕所文化研究
要尝试理解一个地方性的文化往往是复杂且困难的。为了更好的理解当地藏族用户的真实需求和需要,研究团队将当地的如厕文化拆分为物质层与非物质层,物质层包括了与如厕有关的物与系统:如建筑、设施、技术及其构成的系统;而非物质层则囊括了包括道德、精神、习惯、风俗、经济制度、语言以及社会组织等在内的众多元素(费孝通, 2010; 何星亮, 1992; Siu, 2005)。
通过研究发现,藏族社会对“洁净”观念的认知有别于现代医学观念下的“卫生”。尽管无论“洁净”观还是“卫生”观都认同污秽导致疾病,影响健康,祛除污秽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但是二者对污秽产生的原因与去除方式有着本质的差别(刘志扬, 2006)。这种差别在西藏厕所文化中体现为当地人对厕所的态度是基于神圣与世俗、内外有别的分类原理而非基于卫生科学的“洁净/污秽” 原理(周星, 2019)。同时,在传统洁净观的影响下,藏民通常不在家中设置厕所,而是在建筑外或附近的高地上修建‘吊厕’。吊厕通常与主体建筑分离,独立修建于高地之上,通过高度落差形成如厕空间与储粪堆肥空间的上下分离,储粪空间用于粪肥收集、无害化处理与利用。这种上方厕室与下方储粪室的空间区隔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藏民传统信仰中神圣的洁净观(曾仁利, 2014)。
基于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等资料的整理,设计团队对西藏传统如厕文化进行了整理,并分析了从传统到现代当地如厕文化的变迁与原因(见表1):
表1:西藏厕所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
对西藏传统如厕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1)在爱国卫生运动[1]、厕所革命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广下,藏区兴起了一阵旱厕改水厕的浪潮,冲水厕所成为洁净、文明的标志;2)医院、学校以及卫生委员会,对当地居民开展卫生教育与个人保健工作的宣传指导;3)随着藏区大量青年进城务工以及周边省市、地区居民进藏经商,藏区与周边地区的交易往来日见增多,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亦日渐频繁,城市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也必不可免地对当地居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卫生观点逐渐整合到藏族社会当中,藏民开始将厕所视作其生活中“内”的一部分。在行为与活动上更加习惯于使用厕所而减少户外随地如厕行为;注重厕所内部、隔间以及设施的清洁;在如厕后进行身体清洁、洗手以及使用厕纸;对污物的处理方式也从传统的堆肥利用变为清掏转运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尽管藏区的少数民族居民已经逐步建立起了符合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卫生观点,但是现有厕所并没有很好地兼顾当地居民的需求和需要。这也为设计团队带来了新的设计挑战,具体可以阐述为如下三点:
- 当地公共厕所基本仿照平原地区的城市厕所而建造,无论是建筑外观、布局规划、设施设计还是技术选用都忽略了高寒地区独特的环境、气候等要素带来的影响。
- 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规划和后续的服务支持,现有的厕所破损严重,外部疏于保养维护、内部设施损毁严重且卫生条件落后,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真实需求与需要。
- 作为多条大江、大河的水源地,污物需要得到严格、妥善的处理,防止对周边及下游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
3. 设计过程
为了回应上述的三个设计挑战,设计团队在仔细地剖析了藏民的传统和需要以及当地如厕文化的转变后,决定从建筑单体、空间布局与设施、服务系统三个层面对目标厕所进行重新规划与再设计。
-
考虑到藏区地理环境复杂的特性,设计师利用集装箱兼具模块化与高灵活性的特点,通过多样化的组合形式来适应当地复杂的地理环境。不仅如此,以集装箱为载体打造的厕所可以在异地组装后转运至目标地区快速搭建,大幅降低了在高原、高寒地区施工的难度。在基础单元的设计中,集装箱厕所的核心组件由两部分构成,两个标准尺寸集装箱组成基础的男女厕间模块,一个小尺寸集装箱作为管理员间和设备间模块,所有的模块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和人流量进行灵活的扩展。根据对当地人口统计以及目标区域的日常人流量的统计测算,设计师对男女厕间的厕位比例进行了合理的重新规划,将原有的通槽式小便池和无遮挡的厕位改为独立的无水小便器和封闭式厕间,便于打扫的同时也更好地保护了如厕人的隐私。男女厕间的屋顶安置了太阳能板,最大化地利用当地的清洁能源为相关设备供电,减少了电力管线铺设所带来的成本和维护的难度。在建筑外观上融入了当地传统元素,长条状的窗棱与菱形的屋顶椽子设计凸显了藏区建筑特色的同时也避免过度的解读和误会。同时设计师也专门对厕所的标识进行了再设计,使其更具藏族特色,并在相关的文字说明上也都适配了汉、藏两种文字以便阅读和识别。
图4:藏区厕所全貌(渲染图)
3.2 内部空间布局与设施设计
根据国家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规范,公共厕所标准隔间的最小面积一般为900mm x 1200mm,这样的面积对于穿着宽大藏袍的使用者来说显然是捉襟见肘的,而一味地扩大单个隔间的使用面积会减少集装箱内隔间数量,降低厕所的使用效率;另一个困扰藏民不愿意使用公共厕所的痛点是藏袍在如厕过程中下垂、拖地导致沾染地面的污物。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设计师邀请了20名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藏族同学,请他们为设计师展示、讲解藏族传统服饰的穿戴方式并模拟了在穿着藏袍的状态下如厕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经过一系列细致的人机工学分析和测试之后,设计师在不压缩隔间数量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了隔间的进深,并将厕位进行了45度的旋转,利用角度的变化巧妙地扩大了人体的回转空间,减少服饰与墙面的接触机会;同时厕位后端的斜角空间也被加以利用,设计了废纸篓和专门用于搭、挂藏袍的挂钩,有效地避免了下蹲状态时藏袍拖地的情况。除此之外,考虑到作为公共厕所周边环境复杂,流动人员多且杂,需要经常性的打扫清理。因此,在进行内部空间设计时,选用了防滑、防水的抗菌地胶作为箱体内部的地面材料,一方面地胶可以和墙面形成一定的弧度减少卫生死角便于清洁,另外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异味吸附,影响如厕体验。
图5:室内空间布局(渲染图)
图6: (a)藏族同学展示传统服饰穿戴方式; (b)人机工学分析; (c)藏区厕间再设计;
3.3 厕所服务系统设计
公共厕所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的系统解决方案,它不仅是一个满足日常如厕需求的基础设施,亦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链中的关键节点(刘新 & 夏南, 2018)。尤其是在西藏高原这样一个环境敏感度极高的地区,污染物的收集、储存以及处理方式都需要妥善的设计和规划。
在调研过程中,设计团队了解到青稞、藜麦等农作物种植是当地的支柱性产业,而畜牧产生的牛粪通常作为生活中的燃料消耗,面对肥料短缺的问题,当地的农夫往往需要购置化肥作为补充,而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地板结、污染水源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设计团队在新厕所的后端处理系统方案的设计中,结合当地需求和多方专家的意见进行技术选型,提供了两套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方案一:运用微水冲方式进行粪尿收集,从源头减少粪污产生量,后端利用传统三格化粪池对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第三格粪液以及经过高温堆肥的粪渣可以运往周边的草场、耕地作为肥料还田利用。方案二:前端采用无水冲粪尿分集的收集方式,从源头减少粪污产生量,粪便与混有益生菌的稻壳或粉碎秸秆垫料经过机械搅拌充分混合,通过好氧发酵和电加热的形式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尿液经过静置腐熟后简单稀释便可运往周边草场耕地作为肥料还田利用。两套技术解决方案均利用粪便的在地资源化处理取代原有的清掏转运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当地农业种植肥料不足的问题,降低了高原高寒地区清掏转运处理的高额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当地传统的堆肥耕作方式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化的卫生要求。
图7:藏区厕所服务系统图(笔者自绘)
另一方面,一个公共厕所能否长期持续地良好运转,除了选配合理的技术、人性化的基础设施,更需要辅以完善、合理的服务进行支持。因此,设计团队也对厕所服务模式的商业化潜力进行了探索,如上图所示,在厕所的服务系统设计中,设计师首先重新考察了各方利益相关人的情况,将提供设备与技术支持的企业、周边的农场以及政府都纳入到厕所服务系统中;其次,梳理了各个利益相关方在物质、信息、资金以及劳动力等方面的关系,由当地政府统筹人力与资金,招募专门的厕所管理员,由技术企业提供第三方的技术指导、技能教育与设备维护,农场则作为粪污堆肥还田的重要节点,形成物质闭环。在最终的触点设计上,设计师在如厕模块的基础上增添了管理员模块,该模块包含了管理员值守、工具存放、便民商品贩售等功能,一方面通过配备固定的管理员改善现有厕所管理不善,维护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配套便民商品贩售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厕所的商业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4. 总结
在公共厕所设计中,设计师需要通过一个更加宏观和系统的视角审视人、目的、行为、环境以及物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除了关注厕所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标识导视之外,更要关注用户在使用厕所(定位、使用、清洁、文化)与管理厕所(废弃物处置、保洁及其他增值服务)等一系列“事”的综合诉求(刘新, 朱琳, & 夏南, 2016)。尤其是在面对藏族地区这类传统文化沉淀颇深的地区,厕所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环境、经济与社会要素,更要兼顾文化带来的影响。往往在这类案例中,文化要素的考量是否妥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方案能否被接受和采纳。
回顾以往在藏区的公共厕所设计,这些方案往往忽视了当地居民在行为习惯、文化接受度等方面的需求,且缺乏长远的视野与规划。一刀切式的标准方案,在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可能还行的通,但是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原生态地区,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显露无疑,简单粗暴的植入一些当地居民并不认同/认可的方案,不仅无法实现原有的设计意图,更有可能激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导致对设施的粗暴使用与破坏。不仅如此,对文化理解的偏颇也导致了规划者/设计师提供了缺乏合理和妥善的管理制度,从而加剧了当地居民对“外来设计”的不满与怨言。这些设计与当地居民原本的基本的族群和个人的信仰、喜好相违背,并直接或间接的误导了更多的外来者对当地居民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过度保护维护传统而不考虑配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过分理想化和不切实际的。以慎重和兼顾的态度考虑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设计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基于项目前期的设计研究与系统设计的思考,设计团队提炼总结了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公共厕所系统设计的设计原则:1)自然为基:低环境影响,高资源再生潜力(指排泄物、粪污的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2)文化为本: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性文化、民族性文化的理解、保护,以及对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3)人为中心:兼顾用户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重视产品、建筑以及布局的人性化和情感化设计;4)技术适宜:技术无论新、旧、高、低,都应在兼顾成本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5)服务支持:厕所修葺与改良的完成不是终点,而是未来长期持续运营的起点,这需要规划合理的服务和商业模式给予相应的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 周星, & 周超. (2018). “厕所革命”在中国的缘起、现状与言说. 中原文化研究, 6(01), 22-3
- 刘新, & 夏南. (2018). 生态型公共厕所系统设计的理念, 原则与实践. 生态经济, 34(06), 232-236.
- Nurse, K. (2006). Culture as the fourth pilla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mall states: economic review and basic statistics, 11, 28-40.
- 粱町,曼齐尼. (2006). 持续之道: 中国可持续生活模式的设计与探讨: 岭南美术出版社.
- Latour, B. (2018). Down to earth: Politics in the new climatic regime: John Wiley & Sons.
- Giddings, B., Hopwood, B., & O'brien, G. (2002).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society: fitting them together in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4), 187-19
- 费孝通. (2010). 文化与文化自觉. 北京: 北京 : 群言出版社.
- 刘志扬. (2006). 从洁净到卫生: 藏族农民洁净观念的嬗变.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8(4), 56-61.
- 刘新, 朱琳, & 夏南. (2016). 构建健康的公共卫生文化—生态型公共厕所系统创新设计研究. 装饰(03), 26-2
-
[1] 爱国卫生运动:是自1950年代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展的群众性卫生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最早成立的群众性卫生组织是 1953年建立的拉萨清洁卫生委员会,主要任务是通过组建城市清洁队,清扫垃圾、厕所并动员和组织群众除 “四害 ”、讲卫生、培养洗脸、洗手、洗头、搽浴习惯,提倡理发、灭虱、换洗衣服、人畜分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