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设计/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

献给那些有志于改变世界的人:

设计师、工程师、教育家、企业家和梦想家

 

本书系统阐述了设计学科融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背景、理论演进、核心观点与设计策略,并结合大量案例对上述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希望构建出关于“可持续设计”的演进路线图和行动指南,以帮助设计领域的学习者、研究者与实践者,洞察在日渐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大背景下,设计应具有的责任、价值与创新力,进而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可持续社会的转型实践中来。

目录

第1章 可持续发展

1.1 人与自然的互动

1.2 从环保运动到可持续发展

1.3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

1.4 理论争议

1.5 人类何以可持续

 

第2章 可持续设计

2.1 设计的觉醒

2.2 绿色设计

2.3 生态设计

2.4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2.5 为社会公平与和谐的设计

2.6 为可持续转型的设计

2.7 演进的内在逻辑

 

第3章 生命周期设计

3.1 回到源头的设计

3.2 产品生命周期

3.3 生命周期设计的策略

3.4 可选择的策略集合

 

第4章 循环再生设计

4.1 什么是循环再生

4.2 循环再生的步骤

4.3 循环再生的设计原则

4.4 必要的末端处理

 

第5章 重复使用与升级再造设计

5.1 重复使用设计

5.2 升级再造设计

5.3 物品“升值”与系统“再造”

 

第6章 耐久性与情感化设计

6.1 弃置物品的原因

6.2 有计划废止与永恒的设计

6.3 耐久性设计

6.4 情感化设计

6.5 对耐久性的反思

 

第7章 减量化设计

7.1 减少材料消耗

7.2 降低能源消耗

7.3 无害化设计

7.4 对减量化设计的反思

 

第8章 向自然学习的设计

8.1 设计中的自然史

8.2 学习自然的设计策略

8.3 向自然学习的设计案例

8.4 隐秘知识的启发

 

第9章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9.1 源起与定义

9.2 产品服务系统的特性

9.3 产品服务系统的分类

9.4 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案例

9.5 可持续性、阻力与趋势

 

第10章 社会创新设计

10.1 社会可持续

10.2 社会设计:为人民的设计

10.3 社会参与式设计:与人民的设计

10.4 社会创新设计:由人民的设计

10.5 结论与反思

 

第11章 分布式经济

11.1 分布式系统的历史源流

11.2 分布式经济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11.3 分布式经济的可持续性

11.4 分布式经济的设计案例

11.5 潜力与局限

 

第12章 系统设计

12.1 系统设计的意义

12.2 用系统的方式思考

12.3 系统设计的范畴与演进

12.4 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12.5 系统设计案例研究

12.6 被定义中的系统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删减版)

 

01 几个数字的启示

 

我们这颗星球(地球号太空船)有46 亿岁了。正如“盖娅假说”所描述的, 地球就像个“生物体”,它拥有生命所特有的一切特征。人类从来就不是地球的主人,也不是地球的管理者,只是地球母亲的众多后代之一。

 

人类的历史只有短暂的20万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作为寄居在地球母体上的生物种群之一,人类拥有独特的智慧和创造力。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人与自然曾经和睦相处。渐渐地,人类似乎主宰了一切生灵,也一度幻想着彻底主宰这颗星球。

 

工业革命200多年,我们创造了前人无法想象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开始打破这颗星球从“摇篮到摇篮”的完美生态系统。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污染着空气、土地和水源。科学技术带来的高速发展甚至超过了我们自己的想象,渐渐失去了应有的控制。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令国人振奋,但我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如何改变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社会的转型,这将是未来几代中国人的挑战和使命。

 

事实上,人类活动对这颗星球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地质层面。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整个历史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许多人类活动达到了失控点,并在20世纪末急剧加速。毫无疑问,最近50年见证了人类与自然关系最迅速的转变。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地质时代”,专家称之为“人类世”(Anthropocene),一个人类要为地球系统变化负责任的时代。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的研究数据,在未来50年内,以目前的消费水平和人口增长速率计算,我们的工业化社会必须减少90%的资源消耗,才有可能奢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此你有信心吗?

 

 

 

02 设计与可持续性

 

按照赫伯特·西蒙的观点,只要人们将知识、经验以及直觉投射于未来,目的是改变现状的活动,都带有设计性质。设计因此被理解为人类带有目的性、指向未来的创造性行为。通俗地讲,设计具有两个重要的职责,一是面对“当下”解决问题或创造意义;二是面向“未来”构建愿景。

 

首先,从最古老的人类造物活动到今天的工业产品设计,人们总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或意义。事实上,设计的本质从来没有变,只是“问题”与“意义”本身在不断变化。今天设计所面对的语境已经改变了,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环境危机、资源枯竭、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社会公平、文化多样性、城乡关系、老年社会等等,这一系列综合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当下设计师无法回避的挑战。

 

此外,除了面对现实,预见未来同样是设计师的重要职责。设计要提出梦想与愿景,描绘一张未来美好生活的预想图,展现出可持续性社会的诸多可能性。设计本身从来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大语境下,无论是面对当下的还是未来的问题和意义,可持续性都是设计要追寻的终极目标。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仅仅是设计领域中的一块道德高地或一个貌似重要的研究方向,设计界整体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努力都远远不足;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首要问题,设计已经深深地融入其中,成为实现可持续性的众多手段之一。设计角色的这种转变可以从WDO对“工业设计”定义的多次修订中看到清晰的脉络。

 

 

 

03 积极的行动主义者

 

尽管从数据和趋势看,未来充满挑战,实现可持续社会的愿景困难重重,但希望依然存在。因为“人性中除了自我伤害,也同样具有爱和感知的能力,并可能运用智慧找到减少自我伤害的方法。……而且,我们只能充满信心,预见未来的灾难情景将帮助我们催生出集体智慧,正如理解死亡可以帮助一个人更明智地生活(并更加珍惜)一样”。可以这样理解,人类整体有可能在预见到巨大危机时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基于共同合作,采取有约束、有策略、有系统的自救行为。这种觉醒是未来的希望所在。毫无疑问,一个更加可持续的世界有赖于当今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而留给我们进行变革的时间已经不宽裕了。

 

遗憾的是,面对未来的态度以及如何行动并未达成广泛共识,本书各章节将会分别阐述这些不同观点,比如“强可持续”与“弱可持续”的不同发展范式,以及“人类中心主义”、“技术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等。总体来说,人们在面对未来时可能会有两种对立的态度,即悲观主义或乐观主义,当然,很多人的态度可能介于之间,或根本漠不关心。

 

对于悲观主义者来说,气候异常、空气污染、资源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全面恶化是不可逆的过程,人类自作自受、在劫难逃,复活节岛的预言真实不虚。……事情终究会发生,可能是明天,也可能在数百年后,人类终将要灭绝, 或幸运的话,离开“盖娅”母亲,在茫茫太空中寻找到新的居所。

 

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上述问题大都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得到完美解决。诸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的无限潜力,以应对交通、居住、健康、食物、环境卫生等问题。不过,当下及未来的可持续社会转型,涉及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系统的变革,仅仅依靠技术本身是无法应对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技术的能力还远远无法解决上述棘手问题;并且,技术依旧靠人来掌握,如果技术成果被垄断,或不适当使用技术,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加剧危机和社会矛盾;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技术失控,其后果更无法想象了。

 

这颗星球有其自身的规律,会顺其自然的接纳、淘汰与更新。与其说我们在保护地球,不如坦率地承认,我们只是关心人类自身而已。归根究底,可持续问题是人类的问题,但必须超越短视且单一的视角才能得以理解,并找到破解的入口。

 

这颗星球的未来如何?人类是否有望达到一个可持续的社会?没有人知道答案,但我们依然期待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人类的文明成就有机融入到依旧生机盎然、纯净富饶的自然环境中;经济繁荣、社会昌明、人与动物都安享快乐、和谐与幸福的生活。当然,这个愿景的实现依赖每一个人。作为设计师,其天职就是参与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实际上,无论对未来抱持的态度如何,设计师都是积极的行动主义者,其使命就是面对当下与未来的问题,不断提出新的创见和可能性,并努力将梦想实现,以促成一个可持续的未来社会。

 

购买链接:可持续设计(工业设计科学与文化系列丛书)【图片 价格 品牌 评论】-京东 (jd.com)

 

 

可持续设计

Back To Publication